Author archive

  1. 72 铪 耐热合金的添加元素

    作者 漂泊铪是一种与锆性质极为相似的元素,它可以吸收中子,故可以用作反应堆的控制棒;在工业上,铪常用作耐热合金的添加剂;此外,二氧化铪还是一种重要的光学薄膜材料以及栅极电介质材料,可用于高功率激光系统及晶体管制造。铪的基本物理性…

  2. 有机光化学系列(三)能量转移

    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需要满足自旋不变、轨道对称的条件、轨道重叠以及包括光矢量与跃迁矩作用方向决定…

  3. 制药化学里氟元素的黑暗面

    本文作者Sum氟元素是所有已知元素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所显示的化学物性质也经常很特殊,因此常…

  4. 有机光化学系列(二)电子跃迁选律

    投稿作者 CZM对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电子的状态的完整描述需要运用包含时间的四个坐标—包含坐标函…

  5. 有机光化学系列(一)电子受激跃迁过程

    投稿作者 CZM光照射在分子表面后,辐射能引起分子轨道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以及更高能量的辐…

  6.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六部分 有机锌试剂的偶联,Sonogashira偶联

  7.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六部分 Suzuki-Miyaura偶联(二):饱和碳硼试剂的偶联

  8. 世界著名化学家–刘国生

  9.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五部分 Suzuki-Miyaura偶联(一):不饱和碳硼试剂的偶联

  10.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三部分 Heck反应(三):分子内的和串联的Heck偶联

  11.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四部分 有机锡试剂的偶联反应:Stille偶联

  12.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一部分 Heck反应(二):分子间的Heck偶联的应用

  13.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一部分Heck反应(一):引言和分子间的Heck偶联

  14. 低于1mg的固体试剂怎么快速精确称量?

  15. 醇和醛的氧化 第三部分 醇的氧化(三)和醛的氧化

  16. 醇和醛的氧化 第二部分 醇的氧化(二):过渡金属氧化剂,高价碘试剂和TEMPO

  17. 醇和醛的氧化 第一部分醇的氧化(一):铬试剂和活化的DMSO法

Pick UP!

JP研究最新进展21: ACS Photonics | 高时间分辨(30fs)的STM近场成像可视化微观粒子的运动

2022年9月6日,筑波大学重川秀実(Hidemi Shigekawa)教授课题组在专业杂志ACS …

醇和醛的氧化 第三部分 醇的氧化(三)和醛的氧化

本文作者 孙苏赟 醇和醛的氧化 第一部分醇的氧化(一):铬试剂和活化的DMSO法 醇…

LC-MS液质联用概述

定义液质联用(LC/MS): LC为液相色谱仪;MS为一种能够生成离子,在气态中根据质荷比的不同将…

GRE Chemistry

GRE Chemistry是申请美国研究生院时候必须提交成绩单的一门考试,该考试广泛地考察大学里学习…

施蒂勒反应(Migita-Kosugi-Stille Cross Coupling)

概要・钯催化的有机卤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和有机锡化合物的偶联反应称施蒂勒反…

中国版的「绝命毒师」!制毒教授被逮捕

近日,国内媒体报道了中国版“绝命毒师”制毒被捕的新闻,文中报道了陕西省某非法制毒团伙被查获,向该制毒…

J. Am. Chem. Soc. 以光催化自由基加成为突破点的海绵二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2017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Larry E. Overman等人、通过利用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催化…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六部分 有机锌试剂的偶联,Sonogashira偶联

本文作者 孙苏赟 有机锌试剂的偶联反应和其他金属有机化合物在这类反应中,X…

遠藤章 Akira Endo

遠藤章(Endo Akira、1933年11月14日 – )是日本生物化学家、应用微生物学家(写真:…

毕业季–就读西安交通大学的心得体会(系列二)

这一刻是回忆的幸福经过三年的拼搏,迎来了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忙碌中…

微信

QQ

PAGE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