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介绍

钯催化配体控制实现炔醇的羰基化反应合成α-亚甲基-β-内酯

本文作者:杉杉

导读

近日,德国莱布尼茨研究所Beller Matthias教授课题组在德国应化杂志(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论文,首次提出在Pd催化下,实现炔醇的区域选择性羰基化反应。该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使用Pd(MeCN)2Cl2作为催化剂,同时以N-芳基咪唑(L11)作为膦配体。通过上述方案,可合成中等至良好收率以及高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的各类α-亚甲基-β-内酯衍生物。此外,通过对相关生物活性分子的修饰,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Ligand-controlled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ylation of Alkynols:Highly Selective Synthesis of α-Methylene-β-lactones

Yao Ge, Fei Ye, Jiawang Liu, Ji Yang, Anke Spannenberg, Haijun Jiao, Ralf Jackstell, and Matthias Beller*

Angew. Chem. Int. Ed. ASAP DOI: 10.1002/anie.202006550

正文

α-亚甲基-β-内酯广泛存在于各类天然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如AF已在医学中得到了相关的应用(Scheme 1)。除此之外,此类化合物在材料科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可制备分子量可控制且多分散性窄的共聚物。在有机化学中,四元环很容易通过酰基C-O或烷基C-O键的断裂后与各种亲核试剂发生开环反应。除了β-内酯中羰基和氧杂环丁烷碳原子以外,在亚甲基碳原子上的亲核基团也可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值得注意的是,α,β-不饱和羰基部分有望作为[4+2]环加成的杂二烯体,并且α-亚甲基-β-内酯可在热解时发生脱羧形成烯丙基化合物。

鉴于α-亚甲基-β-内酯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价值,因此,许多课题组对其合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如乙烯酮的[2+2]环加成、β-羟基羧酸或其衍生物的内酯化等。最近,也报道了通过铑或钯催化实现炔醇的羰基化反应(Scheme 2a-2b)。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双键亚甲基具有高反应性,从而导致α-亚甲基-β-内酯很少被成功合成。据文献报道,仅有一例通过钯催化实现1-甲基-2-丁炔-1-醇羰基化反应的例子,以5%的收率获得4,4-二甲基-3-亚甲基氧杂环丁烷-2-酮,而酯聚合作为主要产物(Scheme 2c)。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可对催化剂进行相关的改进,从而使炔丙醇作为环羰基化反应最直接、高效的底物。基于对羰基化反应的研究,在此,德国莱布尼茨研究所Beller Matthias教授课题组报道了第一个通过Pd催化实现炔丙醇的羰基化反应,获得一系列α-亚甲基-β-内酯衍生物(Scheme 2d)。

首先,作者以1-乙炔基-1-环己醇(1a)作为模型底物,进行了相关羰基化反应配体的筛选(Figure 1)。通过相关配体的筛选和优化后,作者发现当以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基膦(L11)作为配体时,可获得56%收率和98/2的区域选择性的产物2a。紧接着,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率,作者分别对溶剂、催化剂、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当以1mol%Pd(MeCN)2Cl2作为催化剂,金属/配体比为1:6,甲基叔丁基醚(MTBE)为溶剂时,可在CO(40 bar)中于100℃反应,即可获得高收率(98%)和高区域选择性(98/2)的产物2a

在获得上述最佳反应条件后,作者开始对炔醇底物1进行了扩展(Table 1)。反应结果表明,在环己基的3或4位上具有不同取代基(如二甲基、苯基、缩酮)的炔醇,均以60-97%收率获得相应的产物2a2e(dr>20/1)。同时,2a的克级反应也能够顺利进行。含有杂原子(氧、硫、氮)的底物以及五元环底物,同样适用于该体系,获得相应的产物2f2j。此外,使用1-乙炔基环十二烷-1-醇1k作为底物时,使用L10(代替L11)可获得更高收率的2k。而带有不同烷基和苄基的非环状炔醇也能够平稳地反应,以38-90%的收率获得所需产物212r。当α-单烷基取代的丙炔醇1s作为底物时,仅获得38%收率的2s。同样,α-单芳基取代的炔醇1t可增加催化剂的负载量后,获得58%收率的2t。有趣的是,使用对二炔二醇1u时,可获得二羰基化产物2u

为了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作者对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进行了相关的后期修饰(Table 2)。如托品酮衍生物、甾体类衍生物等,均可将α-亚甲基-β-内酯引入骨架中,从而获得相应的衍生化产物2v-2z2aa2af

此外,作者也对α-亚甲基-β-内酯产物进行了相关的衍生化(Scheme 3)。首先,以2b作为起始原料,以Pd(OAc)2作为催化剂,可与苄胺发生开环反应,合成β-羟基酰胺4。而使用Grubbs II催化剂时,可获得α-亚烷基-β-内酯5Z/E>20/1)。而在Rh催化下,可与苯硼酸发生共轭加成,获得产物6。同样,在碱性条件下,与苯硫酚也可进行亲核共轭加成,获得α-(硫代甲基)-β-内酯7。此外,可使用Lawesson试剂,合成α-亚甲基-β-S-硫代内酯8,为构建新型硫杂环提供了可能。

为了进一步了解反应的机理,作者进行了相关的对照实验(Scheme 4,b)。当以炔丙醇1a作为底物时,在标准反应条件下使用Pd(dba)2作为催化剂时,未发现产物2a的生成。然而,在反应体系中加入2mol%的盐酸时,可获得98%收率的产物2a。此外,根据对烷氧羰基化反应的研究以及Cole-Hamilton、Drent和Sparkes的机理研究,该反应很可能涉及催化活性氢化钯中间体的机理(Scheme 4,a)。首先,Pd(MeCN)2Cl2与膦配体结合生成活性氢化钯I。随后,炔醇与活性氢化钯I配位,再经迁移插入,从而获得相应的烯基-Pd配合物II。紧接着,CO的插入,形成酰基配合物III。最后,羟基对酰基羰基进行分子内的亲核进攻,从而获得目标产物。同时,也实现[Pd-H]+的再生。

总结

德国莱布尼茨研究所Beller Matthias教授课题组首次以Pd(MeCN)2Cl2作为催化剂,N-芳基咪唑(L11)作为膦配体,实现炔醇的选择性羰基化反应,从而获得具有价值的α-亚甲基-β-内酯衍生物,收率高达98%,并具有高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Z/E>20/1)。同时,对于相关生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的后期修饰以及α-亚甲基-β-内酯化合物的衍生化,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Angew:钌-NHC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方法学
  2.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邓卫平教授课题组Angew: Pd-TMM催化…
  3. 天然产物(+)-Heilonine的全合成
  4. 制药化学里氟元素的黑暗面
  5. Angew:2,3,4-三取代-3-吡咯啉的对映选择性合成研究
  6. Angew. Chem. Int. Ed. 用路易斯碱催化剂活化…
  7. 超分子聚合物的精密合成
  8. Angew. Chem., Int. Ed. 烯丙基C(Sp3…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
Baidu
map